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,安排部署2020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。
无论煤炭长协价格相较于市场价格是高还是低,上下游企业中总有不乐意的。目前,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依托信用中国网站建立了诚信履约保障平台,2020年重点监管合同全部纳入平台监管。
相信随着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,随着国有企业重组不断推进,煤炭上下游企业必将迎来合作共赢的发展局面。国家发改委将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等单位,对中长期合同履约情况按季度进行核实,对信用记录进行通报,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。上述《通知》强调,各有关方面要切实增强诚信意识,认真履行已签订的中长期合同。必须承认,自2017年推行以来,煤炭中长期合同机制对于稳定煤价和供需关系,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。根据部署,经产运需三方自主协商一致并核实确认的20万吨及以上的电煤中长期合同和10万吨及以上的冶金、建材、化工等行业用煤中长期合同,被列为2020年重点监管合同。
这是煤炭企业干部职工无私奉献的结果。产运需各方要按照均衡原则将中长期合同分解到月,合理安排发运、接卸计划,保证季度履约率不低于80%,半年及全年履约率不低于90%。01港口市场保持供需平衡大秦线、朔黄线接近满负荷发运,到港煤车急剧增加,使得秦皇岛港、京唐三港、黄骅港存煤保持稳中有升;而唐呼线运量尚未达到高位,曹妃甸四港能力尚未充分发挥。
02 煤价继续保持坚挺受煤矿安全检查、停产限票、煤矿查腐,叠加下游采购需求趋好影响,陕蒙地区矿区产销仍然偏紧,产地煤价延续小涨走势;晋北地区煤矿地销情况良好,港口贸易户发运尚可,出货无压力,煤价保持坚挺。在一定程度上,制约了煤价的上涨动力。当前主产地供应受限,暂时难以缓解,且进口煤通关仍在控制,整体供应处于偏紧状态,而港口及终端库存水平较同期水平略低一些,叠加迎峰度夏用煤高峰,短期内仍有补库需求。而海运市场也呈现船多货少局面,海运费出现下跌。
在下游消耗增加的情况下,用户需要增加补库需求,沿海煤炭市场依然活跃。煤炭处于供应偏紧、需求较弱的局面,港口市场保持供需平衡。
截至6月20日,南方电网今年累计统调发受电量达到4884亿千瓦时,同比首次由负转正。尽管受疫情影响,国内部分行业尚不能达到满负荷运行,耗电量下降;但进口煤受限后,部分原拉运进口煤的用户被迫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,改拉北方港口煤炭。进口煤通关仍将严控,进口煤通关暂无放开迹象,当前多数客户转向采购内贸煤。我国沿海地区三大耗煤大省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等省进口煤政策再次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紧,给国内煤市带来利好。
端午节过后,各地工业生产全面复工复产,日耗走高,预计节后环渤海港口市场还会有小幅反弹的空间。下游拉运积极性犹在,部分中小电厂继续增派船舶拉运北方港口煤炭。触动到煤价绿色区间的570元/吨的这条上线后,交易价格一直未动。叠加进口煤配额不足等因素,对港口煤价形成支撑。
市场利空和利好因素交织在一起,上下游处于博弈、僵持阶段,下水煤价格暂无明显的涨跌驱动力,仍以稳为主。此次收紧对象为有额度电厂,严控剩余额度的审批速度,避免后期出现寅吃卯粮情况。
而港口及终端库存水平较同期水平略低一些,叠加迎峰度夏用煤旺季到来,短期内,仍有补库需求。电厂耗煤升至高位,叠加进口煤持续限制,仍有补库需求。
港口市场交易活跃度不高,受上游煤矿价格持续上涨影响,港口发运成本提升,卖方报价坚挺。沿海六大电厂库存恢复缓慢,日耗较为稳定,港口煤炭成交量较少,市场煤供需两弱。但临近端午小假期,下游询货并不积极,观望居多,下游拉运主要以长协煤为主。03 市场气氛较为平淡六月中旬以来,煤炭市场较为平淡,新增需求不多,观望氛围浓厚,成交不多。促使国内沿海煤炭市场转好,支撑国内煤炭价格保持坚挺,并有望在夏季用煤高峰到来之际出现上涨。从6月8日,港口煤价开始上涨,到6月15日的570元/吨。
主产地供应受限,暂时难以缓解,且进口煤通关仍在限制,整体供应处于偏紧状态。下游需求进入迎峰度夏阶段,整体发电量会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。
六月上旬,全国全口径发电量同比增长约9.1%。尽管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保持繁忙态势,但煤炭进出保持平衡,港口库存上涨缓慢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港口煤炭价格。
在北方港口调入量持续保持高位、库存回升的背景下,消费企业在煤价高位接盘的意愿下降,促使环渤海地区现货煤价的上涨预期降温,价格趋稳。截止目前,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1566万吨,较6月10日增加了39万吨。
环渤海港口科学组织生产,强化调度指挥,促使船舶衔接顺畅,煤炭周转加快。预计七月份,煤价仍有上涨机会。本月底、下月初,沿海电厂会赶在用煤旺季到来之前,增派船舶赶往北方港口拉运补库,以备战迎峰度夏,对港口煤价的支撑力度加大,煤炭市场将继续看好。目前,港口煤价涨跌两难,基本按指数出货。
尽管汛期过后水电会有增量,但气温升高,用电负荷还会有所增加。迎峰度夏到来之前,电厂仍有补库需要,沿海煤市稳中趋强。
但是,在目前供应增量有限,叠加后续进口煤政策有望继续趋严的情况下,国内煤炭市场继续看好。进入六月份,沿海地区海上调入煤炭数量保持增长态势,促使电厂库存缓慢恢复,用煤需求不温不火,港口煤炭价格止涨趋稳
算上航运费,目前国内5500卡的煤,从秦皇岛到华南至少得600元/吨,比能直接到厂进口煤价贵出225元/吨左右。据今日智库了解,不少电厂在积极争取进口煤配额,贸易商也在抢港口的配额。
坑口调价的晴雨表就是看拉煤车是否排队,拉煤车少了,坑口就降价。看来,进口煤交易的活跃度在下降。不过,进口和坑口煤价还在跌,坑口跌得还要狠一些。目前,不仅报价稳住了,近几天港口成交价也基本以指数成交,而不是跟之前那样指数下浮3块左右成交。
今日智库统计了一下,从7月13日由涨转跌算起,14天里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格加起来降了21块。相对来说,过去的两个星期,坑口煤价的跌幅更大一些,有的煤矿累计跌幅甚至超过40元/吨。
现阶段,进口煤的价格优势还比较大。港口煤价终于企稳了,进口煤却开始跌了,目前华南地区进口5500的到岸价大概在375元/吨左右,一周前的价格差不多跌了5元/吨。
今日智库判断,两方面的原因可能都有。但背后的原因,除了坑口港口煤价倒挂,贸易商发运积极性下降,再就是铁路直达电厂的采购需求降低。